印度发明了隐形发动机?8架“光辉”战机其中6架没装发动机? 真有意思!
印度军工又添“名场面”!近日印度斯坦航空公司(HAL)高调举办仪式,向空军交付8架国产LCA“光辉”战机,本想借这波操作秀一把“自主研发成果”,结果官方放出的现场照片却让闹剧彻底穿帮——前排2架战机看着还算完整。
后面6架竟连最关键的航空发动机都没装,平视显示器、弹射座椅等核心部件也缺东少西,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照片里部分人员的影子边缘模糊、姿态僵硬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后期PS上去的。
这场精心包装的“交付盛典”,最终成了全网围观的笑话。为啥会出现“没发动机也敢交付”的离谱操作?答案要从“光辉”战机的“心脏”——美国F404发动机说起。
按照印度当初的计划,通用动力要给他们提供99台F404-IN20发动机,用来装配LCA MK1A改进型战机。
展开剩余79%可俄乌冲突爆发后,西方钛金属等航空原材料供应断了链,美国航空工厂产能跟着下滑,偏偏美军还紧急追加了400台F404订单,优先保障自家F/A-18“超级大黄蜂”的需求,印度的订单直接被排到了18个月后。现在印度每月只能收到2台发动机,刚够勉强测试用,远远满足不了批量交付的需求。但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政治任务,也为了对外营造“产能提升”的假象。
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干脆玩起了“障眼法”,把没装核心部件的“空壳机身”拉到现场摆拍,才有了这出“自欺欺人”的戏码。其实,这种“打肿脸充胖子”的事,“光辉”项目早不是第一次干了。从启动研发到现在,这款战机已经折腾了近40年,可累计交付量才刚过40架,平均一年造不出3架。
哪怕印度官方喊着“建成4条生产线,年产能达32架”,实际产量却始终在个位数徘徊。之前印度刚批了97架“光辉”的采购合同,按这个效率算,要等到2060年才能交完——到那时,这批战机恐怕早就该进博物馆了。更讽刺的是,“光辉”号称“国产战机”,实则是个“万国牌组装货”:发动机是美国的,雷达靠以色列提供,导弹要么买以色列的,要么买俄罗斯、美国的,印度自己能搞定的,也就只有机身设计和一小部分航电。
这就意味着,只要国外供应商卡一下脖子,整个项目就得停摆。这次F404发动机断供,不过是印度国防工业“对外依赖症”的一次集中爆发。印度空军对“光辉”的期待原本很高,计划让它和苏-30MKI、未来五代机组成“三剑客”,对标中国的歼-20、歼-16、歼-10C。
可现实却狠狠打了脸:今年5月印巴空战里,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歼-10CE,已经能压制印度的阵风、苏-30MKI,而“光辉”连前线都不敢去。
现在中国空军又列装了歼-35A,形成“歼-20+歼-16D+歼-35A”的新战力,双方差距越拉越大,印度却还在为凑齐能飞的“光辉”发愁。
雪上加霜的是,印度空军正面临“战机荒”。现役的米格-21、美洲虎、幻影2000等200多架老战机,未来几年都会陆续退役;空军想维持45个战斗机中队,现在却只有30个左右,而且装备又杂又旧。
进口渠道也不顺畅:法国阵风产能不够,美国不肯卖F-22,因为巴基斯坦的关系连F-16也不给,F-35就算能谈成也得等很久。
俄制战机又因为技术和信任问题被印度嫌弃,没办法,只能死抱着“光辉”这根“稻草”,哪怕是缺零件的“残次品”,也得硬着头皮列装。
其实,印度现在的困境,中国曾经也遇到过。早年歼-11B因为国产涡扇-10发动机还没成熟,只能靠进口俄罗斯的AL-31F发动机,一度有大批机身堆在厂里没法组装。
但中国没有放弃,反而埋头搞自主研发,最后突破了涡扇-10、涡扇-15等技术,建起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航空动力体系。
可印度呢?至今没有一款能用的国产发动机,只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,战略上处处被动。40年时间,没搞出真正自主的战机,反而靠“空壳摆拍”“PS充数”来撑场面——印度这次“光辉”交付闹剧,把自家军工的短板暴露得明明白白。
如果印度不能踏踏实实地发展基础制造业,提升自主研发能力,就算建再多生产线、签再大的采购合同,也只能继续在国际上闹笑话,永远实现不了国防自主的目标。
发布于:安徽省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