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可信数据空间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,实现数据流通利用的“全程可信可控”。
2025上海可信数据空间应用创新大赛已进入复赛阶段。9月27日,晋级复赛的30支团队在黄浦滨江开展了一场“科创集市”路演,向市民展示数据技术如何赋能行业、服务社会。
上海数据集团打造的上海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并非单个软件或平台,而是一套融合了先进技术、标准化规则和创新运营模式的综合性数据流通基础设施。听起来非常高深,实则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进入复赛的项目涵盖智慧出行、智慧城市、金融科技、生物医药、低碳环保等领域。
在医药领域,基于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开发的中药安心达可信数据空间,可以赋能中药溯源,帮助老百姓用上放心药;面对新能源车数量激增,上海土地资源紧张、电力扩容难度大的难点,充电桩选址数据可信空间可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;二手车回收、AI辅助诊疗、装修……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,都可以通过可信数据空间,让用户数据“可用不可见”。
“我们的这个项目其实已经推进很久了,但之前出于隐私考虑,很多运营商并不愿意把数据交给我们。”一个政务与通信大数据赋能金融风控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正在研发一款基于通信、政务等多源数据模型,识别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,解决其融资难问题的产品,基于可信数据空间,项目得以顺利推进。
据了解,在探索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过程中,数据提供方常担心数据被超范围使用、复制、甚至恶意泄露,数据需求方也顾虑数据来源不合规、数据质量参差不齐。而在可信数据空间上,数据提供方能够将授权策略精确到数据表、特定字段乃至单行记录,并可设定数据的使用次数、有效时长、计算用途等动态使用限制,防止“数据失控”。对流通利用中的“不信任”问题,可信数据空间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,实现数据流通利用的“全程可信可控”,对数据合规、数据安全、数据质量进行审查,数据相关证明结果上链存证。
“将路演设在黄浦滨江,以‘科创集市’形式向公众开放,是我们推动技术与社会融合的重要尝试。可信数据空间的未来不仅依靠技术突破,更需要公众的理解与参与。”上海数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上海可信数据空间应用创新大赛由上海市数据局、上海市总工会、上海市国资委指导,上海数据集团主办,旨在汇聚全国顶尖的创新力量,探索可信数据空间的前沿技术、应用模式与标准规范,推动数据要素安全、有序、高效地流通与利用,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。
头图为2025上海可信数据空间应用创新大赛“科创集市”路演。劳动报记者于玘珺摄影
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